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xuexidushu.com

第20章(1 / 2)

而窦太后的“皇太弟”说法无疑是动他们的命根。别说是在古代不好使,就是轮到思想解放的现代,除非是特殊情况,谁会放着亲生子女不要让弟弟妹妹继承财产。

这也是窦太后为何得了刘启的醉话后还要想方设法地让刘启和丞相立诏用印,才敢宣之天下的主要原因。

刘邦这老流氓确实绝,难怪后世评价他是中国皇帝里最有本事的那批。

看看刘邦的分封策略吧!把藩王集中分封在东面,而以皇帝,功勋,外戚为首的关中势力集中在西面,让其形成对峙之势,方便皇帝用功勋之家和外戚削藩,同时也为宗室的清君侧提供便利。

至于为何要把宗室分到东边,一方面是因为西汉是以黄米、小麦、大豆为主食,那时的东边因为交通不发达加上水稻种植技术不佳,盐运还未发展起来,所以在关中人眼里就是不毛之地,与后世的江浙沪闽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在西汉时期,都是适合小麦生长的关中一代,鱼米之乡的荆楚,以及有铁矿的关东比较富裕。再者就是刘邦是造反起家的,前几代皇帝都很清楚要是让宗室的王八羔子们跟匈奴人勾搭会是什么后果,所以干脆用关中隔绝掉大部分藩王与匈奴人沟通的渠道。

叛乱?

你去海里找救兵吧!

后世的朱元璋和朱棣表示很赞,并且抄袭刘邦的作业。

如果是吕后时期,或是窦太后有吕后的牛逼,自然可以无视宗室,扶持幼子。可是问题是窦太后不是吕后,不仅没有吕后牛逼,更不像吕后那算是大汉集团的股东,所以别说是宗室,关中的功勋之家要是硬起来也能给她点颜色看看。

毕竟在窦太后和两个兄弟相认时,关中的功勋之家就没少折腾窦氏姐弟。

可想而知,要是让宗室功勋联手对付她……

那画面太美了,所以窦太后选择把刘启和申屠嘉推出去,避免让自己留下千古骂名。

刘瑞见窦太后沉默不语,突然缓了激进的态度,偷偷掐了把大腿,哭泣道:“大母也别怪孙儿以下犯上,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纵观前朝历史,儿臣惶恐民间效仿皇室,导致寡母幼儿无所依,而我大汉将因颠倒礼法而覆曲沃桓叔,孺子王之难!!“

刘瑞虽然不停抽泣,但是口齿却一如既往地咬字清晰,甚至在提到曲沃桓叔,孺子王时特意提高了声音,务必让窦太后明白她要做的事情有多么恐怖:“孙儿怕呀!父皇也怕!!难道大母不惧百年后,孙儿与堂兄弟亲缘相残,大汉天下分崩离析吗?”

“住口!!”窦太后的呵斥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有力,更是在接下来的话里带着颤音道:“给孤滚出去。”

刘瑞见状,再次行了个大礼,终于不带哭声道:“不孝孙告退,还请大母勿因不孝孙而难过。”

说罢,刘瑞便弓着身子,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告退。

跟着刘瑞的小黄门直到出了长寿殿才哆哆嗦嗦地吐了口气,交集道:“殿下您也忒大胆了吧!居然敢在太后面前那么说。”

因为刘瑞的身高问题,弓着身子的小黄门恨不得抓烂头发,焦急道:“怎么办!怎么办!要是太后真的记恨您,耽误的可不只是您和皇后啊!”

“急着什么,天还没塌下来呢!你就急成这样。”刘瑞瞥了眼这个被他从永巷里救出来的小太监,忍不住叹了口气:“放心,还有太皇太后和父皇挡着,太后就是再不满,也不会对亲孙子下狠手。”

末了,刘瑞还敲了下小黄门的脑袋,无奈道:“李三,你这心理素质,以后还怎么承担重任?”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三那“八十六”的忠诚度在椒房殿里也是首屈一指。按照系统的解释,七十以上的忠诚度就属于死忠里的死忠,而到八十就是属于对方愿意为你去死的地步。

估计东汉的关二爷对刘备也是有着八十以上的忠诚度。

而在刘启的朝堂上……

不是刘瑞有意贬低,而是刘启的大臣里,即便是他大力扶持的晁错,也不会有八十以上的忠诚度。

这也是刘瑞对李三充满耐心的主要原因。

他身边的人可以不聪明,也可以出身卑微,但是不能不听话或者作死。

最重要的是,你作死可别牵连上他。

或许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要求对方单方面地保持忠诚无异于抹杀人格,但是说句难听的话,从古至今的官员选拔里,哪年没有obedient测试。

而且比起现代,古代的情况更危险吧!

九族连坐礼包了解一下。

“以后没事跟着母后的大长秋学习一下,别总是一惊一乍的,惹人发笑。”

李三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并不因刘瑞的斥责感到沮丧,反而依旧心有余悸道:“这不是担心您嘛!长寿殿的可是太后啊!虽然您有太皇太后的宠爱,也不该这么大胆呀!”

在底层宦官眼里,能去伺候皇子无疑是一步登天的事。尤其是像李三这样从永巷里的低层宦官一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